
担保期间的法律规定
担保期间的法律规定如下:
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三十二条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
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可以看出法律规定了哪些人可以做担保,哪些人不可以做担保,我国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律聊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民间借贷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期限因担保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一般保证 1、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从约定; 2、无约定的,按照《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
一、当事人约定十年保证期有没有效力 问:我与李某系多年好友,李某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向我借款32万元,借期2年,赵某做连带保证担保,保证合同约定保证期间自借款之日起至借款到期后10年,但是现在听说法律规定保证期间最高是2年,我们当初约定的...
裁判要旨不论保证人是否抗辩,人民法院对保证期间是否已超过的事实应当依职权主动审查,进而确定是否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案情简介一、郑国章因缺乏资金,于2014年1月16日向李小庭借款30万元,借款时间是从2014年1月16日起至2014年4月...
担保期间如何约定 抵押担保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一般保证因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而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保证不因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保...
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期限执行,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的规定执行: 关于担保期限,我国《担保法》规定: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又称保证责任存续期间。 无论是《担保法》还是现行的《民法典》,对保证期间均采取强制适用主义,即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向保证人依法提起权利主张...
担保法担保期间的规定 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即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或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主张权利的方式在一般...
合同的保证期间及合同债务有哪些联系保证期间及保证合同债务的发生保证期间,也称保证责任期间,是指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在一般保证情况下)或者保证人(在连带保证情况下)主张权利的期间,债权人没有在此期间内主张权利,则保...
未约定担保期间的风险 风险提示:担保法规定,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为主合同债权到期后的6个月,特殊情况下为2年。因此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最好约定明确,否则以6个月处理。 防范措施: a.担保合同明确约定担保期间; b.担保期间债权人及时行使担保权...
连带责任约定不明怎么办1、约定保证期间能否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2、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于保证期间未作约定的,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3、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处理。在我国,除约定保证期间外,法律还认可法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