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期间 除斥期间

2023-06-06 16:32发布

担保期间 除斥期间

担保期间除斥期间

担保除斥期间为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与除斥期间的区别主要是:1、适用对象不同,即保证期间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2、保证期间为可变期间,即存在着中断问题,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

两者的相同或者近似之处主要是:1、两者都是权利消灭期间。2、在特定情况下两者都可以是约定期间。

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保证期间的算法是一样的:均为有约定的话从约定,无约定的话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是须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始能成立的合同,同时,保证合同作为一种民事行为,须具备一定的要素,否则,保证合同不成立,保证人免除承担保证之责任,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保证人依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合同。保证是人的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本质是信用担保,是保证人以其个人信用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约定,并最终可能会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保证人与主债权人,而非保证人与债务人,故保证合同为单务、从合同。

而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一旦经过,其法律后果是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故确定保证期间是否经过,对案件的裁判尤为重要。保证期间可以细化为三种:一是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若未约定,推定为六个月;二是虽有约定,但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等于无约定,推定为六个月;三是约定中含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推定为两年。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应是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第1款的规定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若《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两年。债权人应当在此期间依法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联系

保证期间与除斥期间的区别主要是:1、适用对象不同,即保证期间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2、保证期间为可变期间,即存在着中断问题,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

两者的相同或者近似之处主要是:1、两者都是权利消灭期间。2、在特定情况下两者都可以是约定期间。

两者的不同决定了保证期间不是除斥期间,而其具有相同或者近似之处,特别是同属权利消灭期间,又使人将保证期间误认为除斥期间。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担保期间和除斥期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情况比较复杂,律聊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相关知识

    担保物权的担保期间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02 14:55

    担保物权的担保期间 对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问题,《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

    担保连带责任的期限是多长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18 23:02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2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

    连带责任保证期限最长约定是两年吗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01 00:23

    一、连带责任保证期限最长约定两年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2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

    担保期间可中断中止吗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00:07

    担保期间可中断中止吗 1.我国《担保法》第25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应当说,立法承认保证期间存在中断的情况,而具体内容则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2.最高院《若干问题司法解释》第31...

    担保公司过了担保期限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01 22:55

    担保公司过了担保期限需要负法律责任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担保公司过了担保期限后,对债务人的债务不承担法律责任,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

    高院典型判例: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法院应主动审查以确定担保责任(重要)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4:10

    裁判要旨不论保证人是否抗辩,人民法院对保证期间是否已超过的事实应当依职权主动审查,进而确定是否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案情简介一、郑国章因缺乏资金,于2014年1月16日向李小庭借款30万元,借款时间是从2014年1月16日起至2014年4月...

    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08:47

    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应从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适用一般诉讼时效规定,为3年。《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新的《民法典》将...

    合同的保证期间及合同债务有哪些联系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02 16:10

    合同的保证期间及合同债务有哪些联系保证期间及保证合同债务的发生保证期间,也称保证责任期间,是指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在一般保证情况下)或者保证人(在连带保证情况下)主张权利的期间,债权人没有在此期间内主张权利,则保...

    管理人撤销权除斥期间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3 03:48

    管理人撤销权除斥期间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都是以一定事实状态的存在和一定期间的经过为条件而发生的一定的法律后果,都属于法律事件。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但二者又存在诸多不同,只有认识两者的区别,才能...

    担保法担保期间的规定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8-31 06:43

    担保法担保期间的规定 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即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或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主张权利的方式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