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被多次转让的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责任由谁承担?

2023-06-06 13:52发布

案例评析|被多次转让的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责任由谁承担?

1

【事故案情】

2014年3月20日10时20分,王某无证驾驶赣DW4951号普通二轮摩托车由江西省泰和县马市镇圩镇往泰和县马市镇甘露村谢家背方向行驶,途径泰和县马市镇甘露村屯洲岭村道时,驶入道路左侧与相对方向由毛某驾驶的赣DH5190号普通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陈某、毛某受伤、两车受损的事故。

事后,毛某被送医抢救,花费13万余元,后经司法鉴定确定毛某构成八级伤残。同年4月2日,泰和县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认定书,确定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毛某不负事故责任。该车系寿某于2011年5月新购得,2013年2月卖与同村的李某。李某又于2013年11月将该车赠与其姐夫----陈某。事发当天,陈某将该车借与同村好友王某驾驶。赣DW4951号一直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寿某仍为登记所有权人,且一直没有进行年检,也没有购买交强险。

2

 【评析】

如何承担本案事故责任,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涉及道路交通事故法律规定的交叉适用,必须一一理清各项法律关系和法条之间的关系,方能确定最终的责任承担。一、陈某与李某之间的法律关系与责任承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第2条之规定,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该为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购买交强险。

陈某于2013年11月因赠与而实际获得赣DW4951号普通二轮摩托车的所有权,此后,其既是该车的所有权人,也是该车的实际管理人。因此,陈某为该车的投保义务人,而实际上事发时该车并未投保。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第19条第1款之规定,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投保义务人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即陈某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依据该条第2款之规定,投保义务人与侵权人不是同一人时,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连带责任,即作为直接侵权人的王某,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与作为投保义务人的陈某承担连带责任。

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责任后,王某作为肇事车的驾驶人,为直接侵权人,享有运行利益和运行支配,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49条之规定,王某应承担不足部分的赔偿责任。同时也是依据该条,当机动车的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而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第1条之规定,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证或者未确定相应的驾驶资格的,应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

事发时该车的实际使用人王某没有取得驾驶资格证,而陈某与王某系同村村民,且为好友,应知道王某不具有驾驶资格证,对本案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故陈某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责任后,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陈某与李某、寿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及责任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第4条、第6条对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发生事故之责任承担进行了相应规定。第4条规定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事故,当事人请求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6条规定依法禁止行驶的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发生事故,当事人请求由所有的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条文本身看,这两条规定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形,第4条是针对一般性的被多次转让的机动车发生事故之责任承担问题,而第6条是针对依法禁止行驶的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发生事故之责任承担问题。两条规定存在交叉,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当被多次转让的是依法禁止行驶的机动车发生事故,应优先适用第6条来确定责任承担。

寿某将车卖与李某、李某赠与(转让不必以营利或有偿为目的,赠与是财产所有权转让的一种方式,所以赠与也是转让行为)陈某,陈某作为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依据第4条的规定,陈某应承担赔偿责任是没有疑问的。(当然,这里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陈某本来只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外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交强险条例》第21条之规定,机动车发生事故后,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第50条规定应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责任。但如以上所述,陈某本身是肇事车的交强险投保义务人,其未投保交强险的,本可以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的责任仍应由陈某承担。)那么,寿某、李某是否应与陈某承担连带责任呢?本案中,肇事车具有没有投保交强险和没有参加年检的情形。按照《交强险条例》第39条第1款规定,机动车没有投保交强险,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该车,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3条第1款规定登记后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依据上述管理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投保交强险和没有参加年检的机动车都属于依法禁止行驶的机动车。那么问题就在于,本条所规定的“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是否就是相关管理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行驶的机动车呢?笔者以为,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所确定的禁止行驶的机动车范围应当小于管理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行驶的机动车范围。因为民事责任强调的是禁止行驶的机动车本身具有的更大危险和对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的更大可能性,而作为管理性法律法规,只要是不符合其管理性要求,即使机动车本身没有更大的危险,对事故的发生也没有更大影响,仍会被确定为禁止行驶的机动车。

从文义解释的视角看,该条列举了拼装车、报废车属于依法禁止行驶的机动车,然后使用连接词“或者”连接后文的“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那么,可以明显地看出,该条所谓的“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应当是该机动车存在与拼装车、报废车相似的对事故发生具有影响力的情形才属于本条所规定的禁止行驶的机动车。拼装车、报废车(因未能达到排污标准而报废的除外)被确定为禁止行驶的机动车,显然是因为其具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情形。所以,该条所规定的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应该是特指该机动车不符合国家有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如此,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就不应属于该条所规定的禁止行驶的机动车。因为,机动车没有投保交强险与机动车是否符合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没有直接关联性,没有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不必然本身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有时可能恰恰相反,行为人明知驾驶的机动车没有投保交强险,一旦出险,无法获得保险理赔,反而可能会更加重视安全行驶。再分析未参加年检的情形。本案肇事车从新购得至事发时将近3年,没有参加年检。无论从证明规则还是从保护受害人的角度考虑,均应由转让人寿某、李某举证证明在其转让时该车不存在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情形;举证不能的,应推定其转让时该车存在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情形。那么,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第6条之规定,应由转让人寿某、李某与陈某负连带责任。三、综合考虑陈某、王某、寿某、李某之责任假如寿某、李某确实无法证明其转让该肇事车时,该车不存在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情形,那么寿某、李某就应与最后一个受让人陈某负连带责任。但如前所述,陈某本身的责任是先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王某仍应负连带责任),不足部分,再与王某承担连带责任。那么,问题就在于寿某、李某在何范围内与陈某承担连带责任。对《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第6条进行文义解释,可以看出,该条的字面意思就是转让人应对受让人所承担的全部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本案的另一个复杂因素是该车的投保义务人陈某没有为该车投保交强险,那么,本可以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的责任就不应转嫁给转让人,即寿某、李某只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外与受让人陈某承担连带责任,交强险赔偿限额内的责任与寿某、李某无关。总之,当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发生交通事故,应首先从与事故发生联系最近的因素考虑,然后再追溯其他行为人和因素对事故责任承担的影响,最后综合确定所有当事人的责任承担。

来源:中国法院网

声明

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过错推定责任由侵权人承担吗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22:49

    过错推定责任由侵权人承担吗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

    外协人员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来承担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22:38

    一、外协人员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来承担 依据工伤管理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借调员工时,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的,由原单位承担工作责任,但原单位和借调单位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管理条例》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

    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绩效工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0:56

    案情简介齐某于2014年11月20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研发中心项目经理一职,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7年11月19日止的劳动合同,约定齐某月工资标准12000元,其中绩效工资占20%。2017年5月16日齐某提出离职,6月30日双方解...

    交通事故缘于意外,风险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08 01:41

      基本案情  2005年6月9日上午8时30分许,李某正驾驶出租车在街上空车行驶,突然左前轮轮胎炸破,致使方向失控,与相对方向正常行驶的由高某驾驶的无牌电瓶三轮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高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交警对本起交通事故的认定是属于交通意...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该向谁索赔呢?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14:3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发达,陆上交通工具多样,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远远多于其他交通方式。那么出了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该向谁索赔呢?也就是交通事故发生了要赔偿,你都知道要告谁吗?发生交通事故,能够告谁,法律有明确的规定,详细如下...

    有判决了!最高法案例:违约金过高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0-01 14:44

    ▌裁判要旨违约金条款是合同主体契约自由的体现,除具有对违约行为的惩罚性和对守约方的补偿性功能之外,还应体现预先确定性和效率原则。约定违约金降低了发生纠纷时合同主体的举证成本,使合同主体在订立合同时即明确违约后果,从而做到慎重订约、适当履约,...

    公司注销后股权转让前的侵权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4 14:08

    2020年8月,张三出资设立一家一人公司,该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2021年11月,张三将该一人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李四,由于经营不善,李四于2022年2月底提交了清算报告,并为该公司办理...

    公司注销后股权转让前的侵权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4 14:49

    2020年8月,张三出资设立一家一人公司,该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2021年11月,张三将该一人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李四,由于经营不善,李四于2022年2月底提交了清算报告,并为该公司办理...

    套牌车的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7-08 14:26

    案情简介:2008年11月25日5时30分许,被告林则东驾驶套牌鲁F41703的货车在同三高速公路某段行驶,在与被告周亚平驾驶的一辆小客车同向行驶时,货车前部碰触客车左后角,两车一起冲下路基,客车发生翻滚,客车内乘客冯永菊当场死亡。经交警部...

    院墙倒塌致人受伤,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09 11:30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严格责任,只要受害人证明其所受伤害系因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倒塌造成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无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先直接承担责任,并且侵权人之间承担的是法定的连带责任,受害人有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