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意定监护管的是自己生前的事情。在自己意识清楚的时候,书面指定一个人或者组织作为自己失能、失智后的意定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分自己的财产、代理自己行使权利,告诉意定监护人自己的钱怎么花,自己失能或者失智的时候,确保自己的疾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意定监护人要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的生活直至康复,尽职尽责地履行监护职责。 遗嘱是本人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按照其真实意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财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管的是自己的身后的事情。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房子归谁、现金归谁、车子归谁遗嘱保护的是自己留下来的财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避免继承开始后可能产生的纠纷。
意定监护协议只能是书面形式。遗嘱的形式多样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都是法定的遗嘱形式。
意定监护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遗嘱是无偿的,但是遗嘱可以附义务。
意定监护协议和遗嘱都体现了订立人的真实意愿。没有签订意定监护协议的,将来会启动法定监护。没有订立遗嘱的,将来会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意定监护保障的是被监护人生前的权益,如果被监护人打算在自己去世后将财产留给意定监护人,那就需要通过法律套餐意定监护协议+遗嘱或者意定监护协议+遗赠抚养协议(或遗赠协议)的形式来实现。
2021年的《民法典》以法典的形式明确了意定监护制度。意定监护,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以个人情感为基础,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意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全面充分地保护被监...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意定监护,那么,究竟什么是意定监护?上述案例中的意定监护效力如何? 上海一名88岁独居老人王老伯,通过意定监护和遗扶养协议,将价值300万的房产赠予照顾他日常起居的水果摊主小游。王老伯的...
监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由监护人对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管理和保护,以弥补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足,而意定监护则是为保护成年人因其行为能力将来受限制而无法处理事务...
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更加迅猛,在社会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如何通过民事监护制度来切实维护老年人的生存,养老等相关权益问题也成为法律学界研究的新方向。 ...
一、 意定监护人含义是什么?意定监护人,是指由法院选任、就监护人对监护事务的执行情况定期向法院报告之人。意定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对方也就是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监护能力的法人或...
一、遗嘱见证人的条件有哪些?遗嘱见证人需满足以下条件:1、遗嘱见证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年满l8周岁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6周岁不满l8...
从本质上说劳动纠纷也是民事纠纷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劳动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属于民事法律中的特别法,应当优先适用。因此,劳动纠纷和普通民事纠纷就有了界限。 一、劳动纠纷中...
还款协议和欠条的区别 还款协议是约定,何时还款、还款数额,违约责任等。欠条只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 1、共同点:两者都是某种手续、凭证,都是证据; 2、区别:关系不同,从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角度讲,两者是共通的,可以把两者通俗的理解作种...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签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协议与遗嘱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相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如果该遗赠扶养协议未履行那么原来所立的遗嘱效力能否恢复?针对此问题,小编推荐权威案例并整理了相关司法观点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