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要约收购义务

2023-06-06 17:23发布

强制性要约收购义务

一、强制性要约收购义务

强制要约收购是指当一持股者持股比例达到法定数额时,强制其向目标公司同类股票的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制度。

二、强制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

根据《证券法》第81条规定,发出收购要约进行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股达到30%;二是投资者选择继续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是建立在收购人选择继续收购的基础上的。

据此,收购人在没有取得30%的股票之前没有义务进行强制要约收购,收购人在取得30%的股票时如果不想继续收购股票也没有义务强制要约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不是很强。这就反映出了让市场调节经济,政府远离市场的思想。强制要约收购通过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股东有机会卖出或按比例卖出自己的股票,获得因为收购人的收购行为而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增量,以免该增量为少数人所占有。强制要约收购的这两个前提,还意味着在证券交易所外,无论通过任何方式获得多少比例的股份,都没有强制要约收购义务的适用。

三、强制要约收购的要约对象

根据证券法规定,强制要约收购应该“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这就表明我国强制要约收购的要约对象是所有股东,对于所有股东光从字面理解应该既包括发起人,也包括市场上的证券购买者,还应该包括B股、H股的持有者,既包括流通股股东也包括非流通股股东。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即A股与B股的投资者是分开的,A股与B股的市场是各自封闭的,H股等在境外上市的股票,按照主权原则和属地原则,更是我国证券法所不能及的。所以不论是A股投资者还是B股投资者在其收购比例达到30%时都不能向对方发出要约。因此我们只能对该“所有股东”作狭义理解,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要约对象仅指A股股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股东,比如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转让股份的三年限期内的发起人,以及短线大股东,他们是否属于所有股东的范围,面对强制要约收购能否预受股份,笔者认为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强制要约收购的效力强制要约收购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所谓撤回,在这里实际上是指要约撤销,因为收购要约是采用发公告的形式,公告一旦发出就无法收回,也就是说撤回是不可能的,而撤销是指在收购要约发出后,同样用公告的形式在要约的期限内将收购要约撤销,使其不生效。如果允许撤销,也就意味着不必发出收购要约,这样法律规定的强制要约收购也就不用执行,这是前后矛盾的。所以,收购人不得撤回要约,准确的措辞应该是撤销;

第二,收购要约可以修改。收购要约不得撤销但可以修改变更其中的事项。由于变更行为涉及到到广大股东的利益,所以法律规定,变更收购要约中的事项的,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获批准后予以公告。只是此处的获准是获得证监会一家的批准,还是要同时获得证券交易所的批准,他们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决定是否批准,这些都不清楚。笔者认为,只需要获得证监会批准即可,这是符合证监会性质地位的。至于批准的依据需总结收购的活动逐步明确,但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即经过修改的要约条件必须比原有要约条件对于广大股东来说更优惠更有利。变更以后的收购条件对已经作出预受意思表示的股东同样适用,他们无须再为预受表示。

第三,收购要约中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但应有一项例外,那就是预定收购数额。因为不可能每一个股东持有的股票量与收购要约的预定相同,法律应允许哪怕只有一百个股东也有权按照要约确定的条件出售股票。

第四,收购人在收购要约期限内,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条件买卖被收购公司的股票。这就是要约的排他性效力。该条的买卖两字规定的不够清楚,是否表达下列意思:“收购人在收购要约期限内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条件买进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卖出任何已持有的股票。”不允许收购人以任何条件任何方式卖出其已持有的股票,理由是该卖出行为与收购行为相矛盾,并且属大股东短线交易的行为。

强制性要约收购是有范围和条件的以及相关的强制性规定的,大家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注意。以上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需要关于这方面的帮助,可以联系我们网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相关知识

    收购和重组分别是什么意思(重组)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8 15:22

    收购和重组都是公司竞争的两个结果,公司为了壮大可以收购其他公司,还可进行重组。但是很多不了解公司的收购和重组,认为重组是公司发展不下去了。那么,瑞律小编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收购和重组分别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收购和重组分别是什...

    收购资产法律法规(企业并购涉及到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06:24

    1.企业并购涉及到法律法规有哪些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收购公司需要哪些法律法规(公司收购有哪些法律规定)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08-30 17:43

    1.公司收购有哪些法律规定 公司收购法律规制的具体制度(一)为确保收购方和目标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特设以下制度1.信息披露制度。它又包括要约前的大股东披露义务与要约时的收购方披露义务;2.限制收购要约的时间。通过...

    金融服务: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3:57

      引言: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收购历来就是一个活跃及引人注目的市场,2018年,在金融去杠杆的形势之下,A股持续低迷,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交易愈发活跃。上市公司因其特具的融资能力、支付能力、广告效应、价值发现功能,本身即为稀缺资源,也即所谓的...

    要约收购时间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23:31

    要约收购时间 证券法规定,收购人在依照规定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收购要约与收购报告书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判断所依据的基本信息,证券法规定收...

    证券常识: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和规则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20:38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 (1)协议收购; 1、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2、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

    公司并购的信息风险与防控手段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07 08:50

    1股权信息风险股权是公司所有者权利的法律体现,但并购各方提供的股权信息或者文件记载的股权信息可能与股权的实际状况不相一致,比如实际出资少的股东却占有绝对多数股权,或者虽然实际未出资但却在相关法律文件中记载为股东,或者股权已经被质押或被司法机...

    新三板公司并购流程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09-04 19:22

    新三板并购流程图解: 相关知识: 一、要约基本要求: 1、预收比例不得低于该公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2、根据公司章程规定需要发出全面要约收购的,同一种类股票要约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报告书披露日前6个月内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3、...

    收购是什么意思,收购方式有哪些(收购方式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1:55

    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就有可能会对一些存在竞争关系的小企业进行收购,那么大家知道收购是什么意思吗?而我国关于收购的方式又是怎样规定的呢?请跟随瑞律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收购是什么意思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来源:法律法规 时间:2021-08-28 09:30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993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2号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全国统一、高效的股票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