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陕西的黄女士最近碰上了一件令她无比头痛的事情。17年前的6月3日,非农村户口的黄女士以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某村村民赵某的房屋,为了规避法律法规的监管,黄女士和赵某签订了一份虚假的抵债合同,合同约定:“因赵某无法归还黄女士先期的借款7万元整,特将此房屋抵押给黄女士以偿还债务。”双方均在该合同上签字并按手印,为了让这张合同能够“瞒天过海”,赵某还找到了同村村民张某和王某作为见证人在合同上签字。
时间本来可以在这样的平平淡淡之中慢慢流逝。然而无巧不成书的是,2016年该村突然进行了棚户区改造,面对着高额的拆迁补偿款的诱惑,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赵某以黄女士并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及当初的抵债合同虚假为由要求黄女士返还房屋。但黄女士却认为,当初对房屋的买卖乃是双方合意的结果,因此该合同已经成立且履行,故自己不应该返还房屋。两人在这个事情上互不退让,久久僵持不下。
【法律点睛】一、宅基地使用权可否任意流转?——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关宅基地的纠纷越来越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能否转让的问题。在征地拆迁案件中这种矛盾和纠纷背后往往是人性的考验,如功利主义哲学家斯图亚特·密尔曾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由于受到高额补偿款的诱惑,许多曾经出卖自己宅基地上房屋的村民为了能够成为“拆二代”而撕毁曾经与房主签订的契约,要求现在的房主返还属于他的房屋。那么我国法律对于这种似乎属于“耍无赖”的行为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对农村宅基地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从这两部法律的表述来看,农村宅基地实际上是可以流转的,宅基地分配制度的福利性必然产生权利主体的身份特定性与权利取得的受限性。199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第2条便指出:“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够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由转让,如果转让给城市居民使用的话便属于违法行为,在本案中黄女士并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故其没有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
二、遵循私法自治原则,当事人合意是否有效?——不!
许多曾经签订协议取得农村房屋的房主估计会对这一事实非常郁闷,我们明明签订了协议,白纸黑字还有红手印,凭啥说无效就无效了呢?合同法上面的意思自治原则都是说给谁听的呢?
首先,兴起于19世纪的“私法自治原则”(也称意思自治)是处理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民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指出:“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但是意思自治原则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指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具体到本案中,黄女士与赵某所签订的抵债合同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第一,从合同订立的本质而言。黄女士与赵某签订抵债合同的本意是为了房屋的买卖和宅基地的流转,合同本身并非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订立该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规避相关法律和有关部门的监管,故属于恶意串通的情形;第二,从合同订立的形式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7条已明确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故农村宅基地本身就不属于可以抵押的财产,因而该合同违背了我国强行法的相关规定,做无效处理。
【后记】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和新一轮征地拆迁的兴起,有关宅基地的纠纷越来越多,虽然在法律上来看,似乎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房主看上去很是吃亏,但是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却有不同的裁判结果,所以建议大家如果非常不幸遇到了这样不讲信义之人还应当尽快委托律师介入维权,以争取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切勿左顾右盼,贻误了最佳维权时机。
典型说法之一:原件我们需要存档,保证签订的协议有据可查。这是政策要求,不能随便更改。 典型说法之二:你们拿的复印件和原件内容一致,效力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们以后确实有需要查看原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查阅。 这种说法被征收人千万不可信,复印件...
网友:土地承包出去后,补贴谁来拿?这个问题,按法规来说,应在土地流转合同上注明流转后,补贴是由拥地农民领取,还是由承包方领取。合同上未注明的,只能双方调解解决,解决不了的合同作废,重新签订。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未签订协议私下进行的土地流转,...
对于老百姓来说,拆迁协议签订后,究竟什么时候能拿到补偿款,这才是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中发现,签订协议之后,补偿款迟迟不到位是非常普遍的问题,房屋拆迁时选择了货币补偿的当事人更是一天天看着房价高涨,但是就是拿不到钱,心里...
虽然,这两年有很多地方调整了拆迁补偿政策,也相对完善了拆迁补偿条例,但在征地拆迁当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拆迁程序不合法,拆迁补偿不到位,给被征收人的补偿往往低于了原先的生活水平,经常导致被征收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那么,征地拆迁水这么深,...
案号:一审:(2014)南法民初字第06314号;二审:(2016)渝05民终4351号。裁判要旨开发商对被政府征收而尚未达成补偿协议宅基地上的建筑物及其构筑物不得实施强制拆迁,否则属违法行为。开发商强制拆迁致使被拆迁人遭受损害的,其损害赔...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 一、什么是违法建筑? 二、违法建筑如何认定? 三、无证房屋并非违章建筑 总结 现在的房产市场中,有很多没有证的房屋,无证房屋拆迁的时候如果不给予安置补偿肯定是不妥当,但是法律对房屋拆迁补偿的...
征地拆迁:信访路上不好走,回头来看事两空征地拆迁:文书拒签分情况,管不管用你应知 征地拆迁:方法论 当淳朴的百姓遇到了政府人员下达的征地拆迁文件时,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为您稍微提供些应对的基本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遇事不要慌。当...
导读:农村土地确权入火如图的开展,不少读者也私信咨询,土地确权对咱们农民的影响,征地拆迁补偿款,农民还能不能拿到呀,征地拆迁款大部分都归集体所有这靠谱吗?有没有法律依据,那么土地确权究竟对咱们的征地拆迁补偿带来什么影响呢? 首先要跟大家明...
长期从事征地拆迁法律工作,接触到很多征地拆迁纠纷当事人前来咨询或委托,这其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往往影响当事人做出正确的维权路径选择,有些误区甚至直接导致当事人维权失败。其中最典型的有几点: 总认为补偿全国统一遇到征地拆迁纠纷的...
第一阶段:征地告知第二阶段:现状调查及确认 第三阶段:征地方案、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市、县政府收到上级机关的征地批准文件后,在10个工作日内会公布征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村民有提出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