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则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主要解决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的标准问题,即人民法院以何种标准、依据何种法律规范来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进而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 中国行政法规范制定主体多元,行政法规范的等级、效力不一,这些行政法规范是否都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对象,它们对人民法院的约......
第一审普通程序部分内容 交换起诉状答辩状 基本沿袭旧法。有利于提高效率。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审判组织 复议机关共同被告案件的审理 旧法的规定符合世界通行做法,比如复议维持的,德国法律中规定采原处分主义,因为终极的不服对象是原来的决定;复议改......
什么是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及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学理上说,行政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特......
自认是当事人基于处分权行使而实施的一种诉讼行为,具有免除对方举证责任的效力。《修改决定》在第四项至第十项对原《民事证据规定》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 1. 强化诉讼代理人自认的效力 ...
2021年5月18日,最高院审判委员会第183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将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规则》共三十九条,覆盖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
发布部门: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文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行政复议证据规则》的通知2003-5-6平政〔2003〕31号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平顶山市行政复议证据规则》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法院一般会要求行政诉讼当事人提供证据,对于行政诉讼证据提供,一般都是有规则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则是行政诉讼提供的证据规则当中的一种,这些规则往往有一定的优势,一般都会体现在方方面面。 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据规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据规则...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则,民告官是可以主观起诉的。也就是说老百姓只要能初步证明对其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证据,都可以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
行政诉讼中,由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即行政机关要证明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合法的。下列情况下,原告需要提出证据证明: 1. 起诉被告不作为的,应当提供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2. 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要提供损害是因行政行为造成的证据。...
1.电子数据取证规则 1、取证程序违法的电子数据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收集、调取电子数据证据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70条规定: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人...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此条规定赋予了行政执法证据以刑事证据的资格,使得行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