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注意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
《条例》规定,患方应自知道和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否则,将丧失权利。
第二、及时提交有关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材料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患方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之日起10内提交有关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材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十二条)。否则,专家鉴定时可能会因缺少重要资料或无法全面了解医疗全过程而直接影响鉴定结果,甚至出现对患方不利的鉴定结论。
第三、行使鉴定专家抽取权和申请回避权
根据《条例》的规定,患方应在该阶段充分行使鉴定专家抽取权和申请回避权,尽可能主动排除可能鉴定鉴定结论的人为因素。
第四、积极参与鉴定。
患方应充分准备陈述意见和理由,对专家的提问尽可能客观准确、全面表述。
第五、事先了解鉴定书的主要项目有助于患方的事先准备
第六、再次鉴定申请权和时间规定
患方对首次鉴定的程序有疑议或对鉴定内容、结论不服,有权提请再次鉴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时效性,即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否则尚失权利(《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四十条)。
第七、处理医疗纠纷或医疗行为致人身损害类案件的方法或途径不止一种
1.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您好,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包括: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抽取鉴定专家的注意点有什么 1)?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2)?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其回避: ①?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②?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材料有哪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医疗事故鉴定含义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医疗事故鉴...
医疗过错认定的步骤有哪些1、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确定启动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程序,并且由当事人协商或者人民法院指定鉴定机构,确定后由人民法院统一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2、司法鉴定机构收到人民法院委托后,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步骤有哪些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程序:办理时间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出院前已作出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
1.伤情鉴定不做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伤情鉴定结果出来后,不可以随意申请重新鉴定。伤情重新鉴定申请的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
如何进行医疗纠纷鉴定,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进行医疗纠纷鉴定1、提交审查鉴定委托书、送检资料材料等;2、举行听证会;3、鉴定人进行鉴定,必要时组织专家讨论;4、出具鉴定文书。需要做哪些准备按照司法鉴定规则的要求,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及相应司法实践经验解答如下:? 第一,交通事故受伤伤残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后进行。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段所认可的损伤后病理变化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 ...
1.医疗事故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如选择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则要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而选择侵权纠纷就要《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导致案件最后结果的完全不同。例如某患者到医院就医后,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通过签署《住院病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