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023-06-06 01:42发布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含义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

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诉讼中的证据作用(不是必然的定案依据)。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的事项

第一,虽然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医疗事故的处理必须先进行鉴定,然后由卫生行政机关处理,但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报告书不是医疗事故处理决定书本,医疗事故的处理还要由卫生行政机关处理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病人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某一成员应当回避的,可以向鉴定委员会提出要求该成员回避的要求,并陈述理由,是否回避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或者卫生行政机关决定。

在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要求该鉴定委员会成员回避:

(1)鉴定委员会成员是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鉴定委员会成员或者其近亲属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3)鉴定委员会成员与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当事人有其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4)担任过本次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的证人,或者担任过本次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当事人的代理人的;

(5)担任上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的;

(6)参加过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第三,鉴定结论是通过对事件及有关物证的分析研究和科学鉴定,所作出的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后果等问题的结论。我们可以怀疑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或提出鉴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但因为鉴定本身以及鉴定结论既没有改变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作出对任何人的处理决定,所以不存在对鉴定结论“不服”的问题。

通常所谓“不服鉴定结论”,实际上是对依据鉴定结论所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共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直诉讼”。所以,对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关于医疗事故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认为鉴定结论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以及认为鉴定程序不合法即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可以要求法庭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进行审查,也可以提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请求法庭重新鉴定,还可以请示法庭对原鉴定程序的合法性进行调查。

第四,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发生事故的医疗机构负担;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鉴定申请的一方负担。但是,由于各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工作是独立进行的,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虽然上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可以否定下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但鉴定费用是各自收取的。因此,尽管上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否定了下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即不能改变根据下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决定的鉴定费的承担事实。也就是说,如果上级医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与下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同,原来已经支付的鉴定费也不再返还。

第五,对于超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受理时限,鉴定委员会不予受理的情况,病人可以造成事故的医疗机构为被告,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当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件并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因为此时适用的是《民事诉讼法》,而不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实施细则。

第六,如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在事实认定上有倾向性,不以事实为依据,那么据此作出的鉴定结论民就有问题。病人通常无法判断鉴定是否符合医学科学,但可以委托熟悉的医生帮助判断。如果对鉴定结论有疑问,就应当申请上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

第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判断医务人员在疗活动中是否有过错,判断该过错是否与造成的不良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以及判断不良后果是否达到了构成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可能像科学试验那样准确,在许多情况下要靠参加鉴定的专家的经验来判断,最后难免要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来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确定事故的性质和等级。因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了使鉴定结论尽可能接近真实性和科学性,病人方面应当积极配合鉴定工作,例如身体检查和化验、诊断和尸体检验等,尽量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得到“直接证据”。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您总结的关于“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相关内容。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本网律师。


相关知识

    医疗过错解决途径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07:44

    医疗过错解决途径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医疗过错解决途径有哪些处理医疗纠纷有三大途径:协商、行政处理、诉讼。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医患双方都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准备相应的证据。患方要及时要求复印甚至封存病历资料,封存引起争议的药品等实物,保留...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18 23:15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第一、注意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条例》规定,患方应自知道和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否则,将丧失权利。第二、及时提交有关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材料根据《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哪些情况应当回避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22:47

    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医疗...

    医疗事故鉴定中,需要注意的时效问题是什么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04 05:50

    医疗事故鉴定中,需要注意的时效问题是什么(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二)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

    交通事故需要伤情鉴定不(交通事故鉴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1:3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及相应司法实践经验解答如下:? 第一,交通事故受伤伤残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后进行。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段所认可的损伤后病理变化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 ...

    最近出台的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律法规(医患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6:48

    1.医患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您好!最新的医疗纠纷法律法规如下: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医疗纠纷方面的法律法规(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1-08-25 17:12

    1.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您好,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包括: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医疗投诉法律法规(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1-08-28 08:52

    1.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您好,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包括: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医患纠纷问题处理途径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02 00:05

    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认定医疗事故要遵循哪些原则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7-13 02:21

    认定医疗事故要遵循哪些原则1.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这是使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根本保证。在鉴定取证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双方及有关方面提供的证实材料,并从中找出疑问,抓住重点,将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病员因素等客观实际综合起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