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企业经营中,会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希望自己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因此会委托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代持自己的股份,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所公示的股东并非实际的股东。想要做股权代持,就需要了解股权代持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股权代持协议也是合同,只要有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通常会收到法律的保护。相反,如果违反了《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的规定,则协议无效,实际股东不能享有公司法中股东的权利!
第五十二条【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实际股东如何证明自己是实际出资人通常是实践中所证明的难点。如股权代持仅有口头约定;或是仅仅有转账凭证,但是未注明是投资款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被判定为是借款或是不当得利,进而不能享受公司股东的权利。
如果名义股东擅自转让股份,或名义股东因债权债务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因公司股份是登记在名义股东名下,表面上是属于名义股东的财产,因此,股份仍然可以被合法转让或是经由司法机关对财产进行冻结或处分。即使实际出资人有证据表明自己才是股份所有人,也很有可能涉诉,经过漫长一个确权的过程。
如果公司涉诉,名义股东又因为种种情形被法院判决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公司的财产不能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名义股东名下所有的财产主张清偿。
在实践中,股权代持的风险多种多样,在此就不一一列明,律师提醒您,股权代持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来源:网络
声明
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有效 在法律上,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性已经被司法解释予以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涉及股权代持的有关条款如下...
一、 有限责任公司二、 非上市非三板股份有限公司 三、 新三板股份公司。四、 上市公司 五、 保险公司六、基金管理公司 七、信托持股但约定由委托人行使股东权利的属于信托代持 八、小额贷款公司 小贷公司的隐名股东变更为显名股东的过程中,应当...
裁判要旨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被代持的股权时,不能直接要求确认股权归其所有,而应先确认代持关系,然后再为分割继承。案情简介赵某生前与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口头协商以甲公司的名义为赵某购买某银行的股份。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赵某系乙公司股...
私募投资股权代持协议的规定有哪些所谓股权代持,即相关的利益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通过相关协议委托合伙制基金或者公司制基金完成对未上市公司的投资,上市后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来获取股权增值收益。代持问题一直以来,既有历史上政策缺位原因,也...
在股权代持关系中,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方,而显名股东却作为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享有股东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分取红利、对股东会决议事项行使表决权等,并承担股东义务,包括缴纳认缴出资等。 双方之间的股权代持关...
很多企业家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开始投资各种股权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想显名,而选择让别人代持股份,那么,股权代持关系能否受到法律保护?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我们结合案例来分析。 案例: ...
但在很多情况下,实际股东(真正出资人、受益人)与工商登记和股东名册公示的股东并不一致,股权代持安排则是产生这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那么股权代持到底有效与否?以及如果股权代持无效,真正的出资人和约定受益人的...
员工持股跑路,老板傻眼了 商场征战多年,投资集团公司老板身心疲惫,投资酒店让自己信任的员工代持股份。不料员工跑路,股权被转让。遇到这种情况,该老板要怎么办呢?他还能要回自己的股权吗? 看过来,这就是股权代持 案情:李总是一个事业有...
编者说:股权代持是许多高净值人士选择的管理财富的手段之一,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同时也是家族财富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大主题。近几年因隐名投资引发的代持股纠纷持续增长,近日上海二中院在《股权代持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中对2012年至2016年审理的...
裁判要旨显名股东应当忠实履行代持股义务,在进行股权投资前需要取得目标公司同意其受让股权或增资的股东会决议,积极促使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在股权投资完毕后需要积极促使公司完成股权工商登记,并积极参加公司股东会,行使表决、监督等股东权利,并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