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公开后,竞业限制义务消灭举例

2023-06-06 09:21发布

商业秘密公开后,竞业限制义务消灭举例

商业秘密的秘密状态一经解除,就成为公知知识,成为离职职工知识、经验、技能的组成部分,可以自由利用。国外的司法实践对此还附有一个条件,即该商业秘密的公知不是职工本人过错,如果由于职工故意或过失导致商业秘密公知,职工本人应负一定法律责任,如推迟其自由使用的时间。

竞业限制合同举例及评述

(1)合同目的

由于企业进行巨大投资和努力形成的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客户联系和其他有关合法权益,如商誉,关系着企业在竞争中生死存亡,离职职工承认企业因投资、培训而产生的权益,因此离职职工同意下列内容。

(评论:本条目的在于叙述产生竞业限制合同的原因。这里没有将竞业限制的原因单纯规定为商业秘密,还包括商誉、投资、培训等产生的权益,目的在于增强合同的合法性。)

(2)时间、地域、领域

劳动合同终止××年内,在××地域内,不得组建、参与组建或受雇于从事××(技术、产品、服务的名称)生产或经营的企业;××(技术、产品、服务的名称)的内容,见本合同的附件约定。

(评论:本条是竞业限制条款,对禁止从事的范围,可用合同附件进一步限制和说明。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对竞业限制领域的规定是错误的,根据其上下文:“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单位根据竞业限制合同可以禁止离职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错误的原因是:抄袭了公司法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的规定,结果是为侵害一般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错误的法律依据。承担竞业限制的人员,不仅是高管,还包括其他涉密人员如技术、销售人员。这些人承担的义务,仅限于其涉及的具体秘密领域,而不是本单位的全部产品或业务领域。正确的做法是规定,竞业限制的领域不得超出在职时涉密范围,超过者无效。)

(3)禁止劝诱职工

在劳动合同终止××年内,不得直接或间接或帮助他人劝诱企业内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或关键岗位上的职工,离开企业。

(评论:本条款为禁止劝诱职工条款。企业高级人才对下属或同事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十分了解,在其离职前、后可能劝诱他们一同离开企业,形成所谓集体叛逃,对企业商业秘密构成重大威胁,因为若干人的记忆,比个别人的记忆要全面,而且由于相互启发,总体记忆比个别记忆要精确得多。产生这一条款的原因,并不限于商业秘密,也可能是其他可保利益,如公开的客户关系。)

(4)禁止掠夺客户

离职职工同意,在离职后××年内,不得直接、间接影响或者试图影响企业的客户关系,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初级产品的供应客户和企业产品的销售客户,使其向离职职工或者第三方转移。

(评论:离职职工为了创业或为竞争企业准备见面礼,在离职之前会劝说、诱使客户转移。本条禁止掠夺客户,包括秘密的客户,也可以包括公开的客户。如果订立本条款,离职职工违约时,企业就可以追究合同责任。但如果离职职工能证明客户是自动转移业务,不负责任。由于本条约定限制的范围较宽,所以根据情况还可以进一步限定,如规定离职职工:不得带走离开企业前一年内企业的客户;或者不得带走离开企业前一年内其从事业务所接触的企业的客户。)

(5)补偿费

企业与离职职工同意,虽然以上商业秘密、客户联系和其他权益是企业的合法权益,但是企业对离职职工因承担以上义务可能受到的损失,仍然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企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每年向离职职工支付其离职前一年从企业获得的年报酬的××%。

(评论:在某种情况下,企业为“花钱买踏实”,可以给予更高补偿费:使补偿费高于职工离职前最后一年工资的数倍;或使离职职工实际收入高于其从事竞争业务可以得到的实际收入。补偿应该提倡,在可能适用地方法规条件下,如果地方法规有补偿费规定,则最好遵守。)

(6)争议的解决

选择1:执行本协议产生的争议,应交××劳动仲裁委员会解决。

选择2:执行本协议产生的争议,应由××法院解决。

(评论:竞业限制合同纠纷在我国应该属于劳动纠纷,但企业与离职职工对纠纷解决条款,有若干选择。如果对主管解决争议机关的权限一时摸不清楚,选择到法院进行诉讼,是万无一失的。)

(7)效力可分割条款

本合同的任何具体条款,无论是当事人协商修改,还是法院判决部分无效或进行修改,均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评论:由于利益冲突,所从对上述竞业限制合同中有否可保利益,约定和补偿是否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离职职工可能产生重大争议。合同条款在实践中被宣告无效或进行修改是经常发生的。本条约定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防止因合同的部分无效、修改,而对合同的总体效力发生争议。)

(8)声明为真实意思

本竞业限制合同完全出于企业、离职职工的真实意图,离职职工没有受到企业方面任何暗示、强制,所接受时间、地域、领域限制完全自愿。

(评论:本条款的目的,在于一旦日后发生纠纷,企业方面可以为自己辩白。不过为了保护弱者即职工的利益,是否受到了强制,应以实际的司法审查结果为准。)


相关知识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东家指控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1 11:37

    作者:唐青林 李舒编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为了避免卷入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离职员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提前三十日将离职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离职的时候怎样防范侵犯商业秘密呢

    来源:知识产权 时间:2021-09-05 16:55

    离职的时候怎样防范侵犯商业秘密呢第一,可以考虑签署竞业禁止协议,限制其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商业秘密流失到竞争对手处。第二,如果其已经到了竞争对手处工作,则可以向竞争对手(他的新东家)发出律师函,要求竞争对手自觉地不侵犯...

    保密协议书范本是怎样的(保密协议所涉及内容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8 09:34

    现在很多企业、银行、医院等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地方,都会涉及到隐私保护权,就像现在很多大明星在到很多场所都会提前做好保密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泄密后遇到一些疯狂的粉丝。那么保密协议书范本是怎么样的呢?它一般设计哪些内容呢?下...

    公司保密协议(公司保密协议有哪些内容)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1 06:08

    一、保密协议形式 在签订保密协议时,双方既可在《劳动合同法》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订立专门的保密协议。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采取法定的书面形式,并做到条款清晰明白,语言没有歧义。 二、保密协议内容 (一)明确保密信息范围 用人单位在约定...

    商业机密由企业保护与法律保护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07:53

    商业秘密的保护体系主要由企业内部保护体系和国家法律保护体系共同构成,二者的结合才可以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商业秘密防护长城。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违约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当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构成不正当竞...

    公司保密协议(公司保密协议的违约金一般是多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2:56

    一、保密协议形式 在签订保密协议时,双方既可在《劳动合同法》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订立专门的保密协议。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采取法定的书面形式,并做到条款清晰明白,语言没有歧义。 二、保密协议内容 (一)明确保密信息范围 用人单位在约定...

    公司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的区别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11-13 10:58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往往在一份协议中同时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义务,比如订立《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常常导致人们一种模糊认识,认为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没有什么区别,二者是一回事。实际上保密协...

    关于公司竞业限制在实践中的问题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08-29 09:45

    竞业限制来源于《公司法》中董事、高管人员的禁止行为。指企业与知悉或可能知悉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通过签订协议,限制员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为他人或自己经营与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近年...

    用人单位如何解除竞业限制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8:41

    用人单位如何解除竞业限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要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可以向劳动者支付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后,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八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能否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05:15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能不能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保密费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已支付劳动者的保密费不能代替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一、保密费是否是法定?保密费能否代替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