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

2023-06-06 19:37发布

诉讼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民法通则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均适用2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 2.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但是,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情形,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单行法修正,按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该适用新法律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即身体伤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应适用特别法规的特殊时效;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即因产品责任的赔偿请求权,应适用特别法规定的2年特殊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同,该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适用于“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特殊主体”。那些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只能适用一般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区别)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民法通则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均适用2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 2.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但是,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

诉讼时效期间是什么期间(诉讼时效和诉讼时效期间的区别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期间是什么期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按照期间的长度,可将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两类: 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20年的长期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参考资料: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时效时限,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 (2)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 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 (1)诉讼时效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 (2)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 3、法律效力不同。 (1)诉讼时效届满只是导致胜诉权的消灭,实体权利不消灭; (2)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 4、期间性质不同。 (1)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可以因主客观原因中断、中止或延长; 《民法通则》第137条: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


相关知识

    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4:50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按照期间的长度,可将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两类: 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20年的长期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5 21:08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按照期间的长度,可将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两类: 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20年的长期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法律诉讼时效可不止3年这么简单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27 09:13

    时效是指某一事实或关系经过时间所产生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有权提出拒绝履行的抗辩的法律制度。 诉讼时效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经过一定的期间。二是权利人能够行使而持续地...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中断和终止吗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3 04:10

    答案是不可以。最长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案件一般诉讼时效普遍适用的期间,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此期间属可变期间,《民法通则》第139条、第140条分别对因法定事由而致此期间中止、中断作出了规定。关于中止的适用,法律规定的较明确和严谨。 最长诉讼时...

    股东逾期出资期间违约金诉讼时效-股东逾期出资期间违约金诉讼时效是多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29 17:16

    股东逾期出资期间违约金诉讼时效-股东逾期出资期间违约金诉讼时效是多久 [股东逾期出资期间违约金诉讼时效] 股东出资是公司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股东享有公司利润分配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前提。然而,在股东出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股东逾期...

    诉讼时效期间都有哪些(如何区分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1:57

    民事诉讼受时效限制,这也是提醒各位当事人尽快的主张自己的权利,以免超过了诉讼时效,影响到自身合法利益。而我国法律中规定的诉讼时效有不同的期间,这也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的。那究竟诉讼时效期间有哪些呢?瑞律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公司欠钱要多久会起诉-公司欠钱要多久会起诉对方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9:23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这涉及诉讼时效与投资人债务清偿期限(以下简称五年期间)的关系。实践中存有争议,...

    诉讼时效期限(各种诉讼时效期限)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5:54

    诉讼时效,分为民事诉讼时效和刑事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 普通诉讼时效时限 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

    公诉案件如何计算期间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06:06

    期间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各个诉讼阶段、各种诉讼行为所用的法定的时间。期间是法律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所确定的司法机关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定。 期间以小时、日、月计算,开始的小时、日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期间应当从诉讼行为开始后的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