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出轨可以净身出户
谣言流传度:★★★★★
错误指数:★★★★★
得益于各路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出轨离婚直播以及电视剧动不动就净身出户的渲染,让不少公众误以为,只要一方出轨,就可以让对方分不到一毛钱,净身出户,然而这是绝对错误的。
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协商不成的,原则上均分(一人一半)。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无过错一方可以要求适当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需要以夫妻名义长久稳定居住在一起)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而通常意义下的出轨仅仅是在婚姻期间与第三人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很少有人会上升到同居或者重婚这个严重程度,也就是说出轨很难达到婚姻法规定的法定过错。所以仅仅以出轨要求法院判决对方净身出户,是得不到支持的。
婚姻纷繁复杂,在婚姻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孤注一掷,不偏激不绝对,才是面对正常生活未知风险的唯一方法。
TOP 2:唯一住房不能执行
谣言流传度:★★★★★
错误指数:★★★★
15年以前,被执行人只有一套住房的情况下,法院不能强制执行。但是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对债权人不公平,另一方面成为债务人逃避责任的方法.
针对这个情况,最高院在15年5月份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法院在四种情况下可对欠债者唯一住房进行执行。
(一)对被执行人有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的必需的居住房屋的,比如你是老人,那么名下虽然有一套房子,但是你儿子的房子多,他足以保障你的生存。
(二)执行依据生效之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转让他名下的其他房产的,本来有房产,甚至有多套房产,但是执行依据生效之后,为了逃避债务,转让、转移自己名下的房产,造成了只有一套房产,这不属于保护的对象,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的履行。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以及所抚养家属提供了可供居住的房屋。比如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提供临时的周转房。同时,该规定还提供了一个选择性的方案,或者是申请执行人同意按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的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5至8年租金的。这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激励配合执行的机制。
(四)如果执行依据本身就是交付居住的房屋,那么法院必须按照执行依据所确定的内容执行。但是考虑到被执行人需要另外租房子,可能要有一个周转期,所以给予3个月的宽限期。
TOP 3:分居两年可以自动离婚
谣言流传度:★★★★★
错误指数:★★★★★
这个谣言的盛行同样和影视作品脱不了关系。
女主角拉着行李箱从房间走出来,对男主指了指放在桌上的离婚协议书,男主情深难以自持,企求女主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而女主面无表情地回应,就算你不签,分居两年我们也一样自动离婚,何必浪费彼此时间。
然而生活真的和电视剧一样么?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但是无论哪一种离婚都不可能自动。前者需要夫妻双方持结婚证、夫妻协议离婚书等到婚姻登记机关亲自办理离婚手续,后者则需要一方持结婚证、民事起诉状等到法院起诉离婚。
只不过分居两年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理由,如果一方能证明双方已经自起诉之日两年内因夫妻感情不和不间断分居两年,那么法院会依此判决离婚。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证明难度非常大,实践中很少有人愿意通过这种方式离婚.
TOP 4:二年内不起诉就不能起诉了
谣言流传度:★★★★
错误指数:★★★★
此谣言盛起源于对法律的一知半解。在解释这个问题前,需要先和大家解释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制度的本质是为了督促债权人(你没看错,是债权人而非债务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因为无论对于法院而言,还是对于债权债务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3年前发生的事情所花的成本远远大于弄清楚一件昨天发生的事情。因此为了节约诉讼资源,法律规定一部分权利的行使,主要是请求权受到诉讼时效制约。而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人身损害的请求权即是一年。
另,诉讼时效只是赋予了债务人抗辩权,法院并不主动阐明,所以诉讼时效并不一定妨碍债权的实现。举例来说,甲借乙钱,到期后三年才诉讼要求乙还钱。这个时候虽然已经过了诉讼时效,首先法院还是得立案开庭,其次如果乙到庭后没有主张已经过诉讼时效,法院依旧可以判决乙还钱,只有乙主张诉讼时效已过的情况,这个债权才在法律上丧失了胜诉权而沦为自然之债。如果后期乙良心发现履行了债务后再要求返还,法院不予支持。
诉讼时效非常专业,理论性强,不好理解。所以只能建议大家,凡事尽早维权,遇事咨询律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TOP 5:分手、离婚可以要求支付分手费、青春损失费
谣言流传度:★★★
错误指数:★★★
“分手费”“青春损失费”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一个词语,主要是指男女双方同居、恋爱结束或者离婚分手时,约定一方向另一方给付一定数额的费用
而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对分手费尚未作任何规定。所以,分手费的产生仅属于自我救济领域,即分手费基于男女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公力救济则不能产生分手费,即法院判决解除男女双方同居或婚姻关系时,对双方的共同财产、债权债务、子女抚养、经济帮助以及损害赔偿等可依法作出判决,但不能判决确定分手费,因为以公力救济方式产生分手费缺乏法律依据。
实践中实践中,当事人因分手等原因,一方承诺向另一方给付分手费,并出具借条,债权人仅凭借条起诉的,法院会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借款金额、出借人的经济能力、交付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当事人的陈诉等相关证据,综合判断借款事实是否发生。如果债权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交付的事实,也不能就借款发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说明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来源:网络
11月1日电 针对李佳琦背后团队被抓胖球为李佳琦做数据等传闻,李佳琦直播官方微博10月31日发布声明称,此不实信息被部分网民跟帖、转发,对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腕)以及李佳琦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已涉嫌诽谤、名誉权侵...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不知情转发别人的谣言属于违法吗?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导读:有粉丝在小程序上咨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了别人的谣言,这属于违法行为吗?一、网络传谣一般的处理是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而且要看网络传谣个案所带来的后...
1.今年新颁布法律法规有哪些 全国法律法规国防交通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实施新年一马当先的就是两部与国家安全和国防相关的法律实施:2016年9月3日公布的国防交通法,与2016年4月28日公布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
造谣生事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一、恶意传播谣言的后果 在网络上传播谣言,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应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种行为会根据情节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 (一)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
8月3日晚,小井先生工作室发布声明,称有部分网友大量传播一份关于井柏然的恶性造谣的聊天记录,考虑到此次事件的重大恶劣性质以及产生的恶性影响,在与井柏然商讨后,工作室最终决定报警,并陪同艺人于今晚22时抵达派出所。井柏然也在朋友圈发文:来...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被人在微博散布谣言,竟还被对方起诉!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导读:有粉丝在小程序上咨询有人在微博上造谣,胡乱说,最后还要起诉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诽谤罪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
一、散播谣言转发几条就违法散播转发谣言无论多少条都是违法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犯罪。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可以。但意义不大被人微信语音上污蔑,捏造事实是否构成诽谤,可以报警吗?可以留存语音作为证据,上法院起诉,法院以诽谤罪立案量刑。制作的美篇涉及捏造事实纯属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怎样投诉第一、对于捏造事实纯属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的,受...
如果您走在路上捡到了一袋钱,要怎么办?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都是把钱交给警察,找到失主。不过,当这种事真发生时,有些人却犹豫了,想要贪小便宜……注意了,如果你这点小心思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不但便宜贪不到,可还要搭上自己的钱!7月16日一早,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