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私募大PK!
2007年,财富管理起航,同时也是私募发展元年,2017恰逢十年轮回,在这十年中,私募行业突飞猛进,管理规模日益扩大,吸纳了包括来自公募、保险、券商等各行业有识之士,而来自公募的人才更是推动私募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公募与私募基金同出一门,由于监管和定位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努力为投资人获取收益的初心却是一致。两大门派同场竞技,那么究竟谁更技高一筹?二者又各是什么风格呢?
1、股票型基金
今年以来,由于A股的蓝筹行情,股票型私募、公募基金的平均业绩均表现不俗,全年收益12%左右,但整体来看,私募与公募基金在今年平均业绩均未跑赢沪深300指数,这与今年“白马起舞”的特殊行情有关,指数基金在2017年成为了业绩最好的产品。从二者业绩差异来看,私募基金在市场上涨时进攻性不如公募基金,但是在市场下跌时能较好的控制下行风险,这体现了私募基金注重绝对回报的特点,对回撤容忍幅度较小,而公募基金注重相对回报,更能反应市场表现。
从单月涨跌幅来看,6月份是全年各类产品业绩最好的一个月,也是市场各类指数上扬幅度最大的一个月。私募基金表现更为稳健,而公募基金月度收益波动更大。
2、债券型基金
2017年,金融去杠杆日益深化,金融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央行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始终趋紧;同时实体经济触底回升,债市侧面承压。2017全年国债10年收益率上行86BP,国开10年上行114BP,债券市场熊市来临。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比公募私募产品业绩可以发现,私募基金在2017年大幅跑赢公募基金,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市场仍以存量博弈为主,整体呈现弱势震荡格局。
从各策略的业绩表现来看,上周(2017.12.22-2017.12.29)各策略整体表现不佳,只有债券策略获得了0.02%的正收益,其他策略收益均为负数,管理期货策略表现最差,周平均收益为-0.85%,正收益占比仅31.2%。股票策略分化明显,虽整体周均收益只有-0.27%,但前1/4平均收益高达1.78%,依旧跑赢其他策略。
1)暖流资产:春节红包还未启动,重点布局低估值+年报
年初春节红包行情较为确定,适合均衡配置。年初基本面和政策面风险较小,基金面临再配置,所以会出现一波行情,各类风格之间都会有机会,适合均衡配置。
上证指数开门红,主要是情绪的宣泄,并不是春节红包的反映。跨年资金往往会在年初回笼,年初资金面压力依旧存在,今年的回笼会小一些。目前市场还没有完全反应年初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不排除后续仍会探底之后才开始启动春节红包行情。
重点把握:低估值+年报。各个版块都有此类标的,可以自下而上细细筛选。目前,指数到了3400点的位置,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适合伴随回调进行布局;而对于一些估值高企、盈利不佳、成长难判的垃圾股,仍然需要远离。
2)弘尚资产:房地产政策未见紧缩,增量资金入市仍需时日
海外方面,整体均好于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趋势。美联储12月份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多数联储官员强烈支持继续渐进式加息,但同时联储也认为劳动力市场趋于紧俏和通胀上升之间存在关联,后续密切关注全球油价及通胀可能走势。
房地产方面,调控政策未见进一步紧缩,多地地方政府在差别化调控基础上,边际上通过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变相放松。2018年对于房地产市场走势可能形成负面影响的潜在因素包括房贷利率超预期上行,房价出现松动等。
市场展望,短期市场回暖主要受年初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略有阶段性好转,多地地方政府变相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因素刺激,整体走势仍然以存量博弈为主,成交量并未有所放大,增量资金入市仍需时日。
3)世诚投资:2018年A股前瞻:缩小版的2017
2018展望:将是缩小版的2017年:
第一,各主流指数在方向上与2017年保持一致,继续稳中有进。宏观经济的固有韧性和其进入到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将支持市场稳步向上。微观层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完善,可持续发展公司及可投资标的将不断涌现,有利于股价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
第二,主流指数的向上空间小于2017年。2017年是盈利增长及估值扩张“双击”,共同推动了股价的上涨。而2018年,无论是盈利增速及估值扩张空间都不如2017年。
第三,是大小市值股价表现的分化也会收敛。但分化仅会收敛,不会逆转。原因即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在边际上是由增量资金决定的,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后者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人。
风险方面,监管加强的风险包括为防控金融领域系统系风险而采取的降杠杆等诸项措施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仍值得紧密跟踪。另外,中美关系的起伏也是投资人面临的一个重要不确定性,而这种难以预测的起伏本身将带来风险偏好的变化,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
1、多地证监局发布通知,要求已登记私募管理人在10个工作日内与证监局取得联系
近期,北京、浙江、深圳、广东、宁波等多地证监局陆续发布通知,要求注册在该地的、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10个工作日内与证监局取得联系。联系的方法是通过填报诚信合规经营倡议书、私募管理人基本情况表等材料。
2、50ETF期权制度持续优化多家私募布局期权产品
随着2017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指数持续上涨,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稳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大为改善。近期上交所进一步放松了对期权限仓限额管理,多家私募基金表示,资金实盘交易表明上证50ETF期权策略相关产品风险可控,且预计2018年有望在隐含波动率回升中获得更为可观的投资收益,未来将加强在期权策略产品上的布局。
3、外资私募富达利泰在华发行首只股票私募
2018年1月2日,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宣布在中国推出两只全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包括首只股票型私募基金。
据悉,这两只新基金分别是“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和“富达中国债券盈收一号私募基金”。前者主要投资于中国A股,这是富达国际首次在中国推出境内股票私募基金产品。
来源:格上财富
我们常常听别人说公募、私募,那么在选择购买基金时,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1、募集方式。公募基金以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基金,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基金公司网站、银行代售等方式公开发行,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只能向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发行。2、产...
公募与私募是债券发行的两种方法。公募债是指债券的发行以不特定的多数投资者为对象发行债券,私募债是指债券的发行以少数特定的投资者为对象发行债券。 具体区分如下: 1、私募和公募的募资目标不一样; 2、募资方法不一样; 3、信息公开不一样; 4...
一、什么是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
提示:FOF基金作为一种多样化配置的产品形式,实际上就是帮助投资者一次购买一篮子基金的基金,通过专家二次精选基金,有效降低非系统风险。私募行业的繁荣奠定了FOF发展的基础,而股市的低迷也凸显FOF产品投资价值。国内私募FOF发展仍属早期阶段...
我们常常听别人说公募、私募,那么在选择购买基金时,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1、募集方式。公募基金以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基金,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基金公司网站、银行代售等方式公开发行,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只能向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发行。2、产...
1. 什么是私募基金 好买所研究的私募基金,均是指阳光私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是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由银行托管,并定期公示业绩和运作报告的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产品。 2. 私募基金的安全性 目前阳光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公募...
私募基金购买年龄是多少岁?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处的视为是指法律拟制,也就是本来没有达到...
基金募集的步骤有哪些? (一)基金募集申请,申请募集基金应提交的主要文件包括:基金申请报告、基金合同草案、基金托管协议草案、招募说明书草案等。 (二)基金募集申请的核准,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应当自受理基金募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
如果还有人说和你一起凑钱买私募,或者有私募公司告诉你购买单只产品的金额可以低于100万,那你可要当心了哦!在中国,拥有一百万资产的人很多(如在北上广深拥有一套房产就可轻易达标),但是能有100万现金做投资的人群,则是较少比例的高净值人士。难...
股票型私募患上规模焦虑症 大型私募头部效应明显,小私募面临生存危机 中小私募出路何在? 多位基金经理态度悲观。陈继豪表示,这两年行情不好,有越来越多的私募公司在注销。他预测,目前高度结构化的行情若再持续1-2年,会死掉很多私募。 自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