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户私自采购未经安全审批的烟花爆竹,且将非法采购的烟花爆竹超经营区域进行销售,并大量批发给无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户, 近日,江西省宁都县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了审理,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胡某经江西省宁都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办理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许可证载明经营场所地址是该县赖村镇圩镇。2016年11月,被告人胡某以2.8万元的价格从江西省万载县的一名男子手中购进100余只烟花、200余件爆竹,储存在事先租好的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宋某的房屋内。同年11月24日,被告人胡某在没有烟花爆竹批发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将烟花爆竹销售给宁都县有零售许可证经营的“小邓烟花爆竹零售店”的黄某,销售金额为7350元;同年12月6日,被告人李银生又以同样的方式销售给无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经营的彭某,销售金额为4820元。2016年12月7日案发,宁都县公安局民警从被告人李银生租用宋某的房屋内查获烟花195只、爆竹900余万响,经宁都县物价中心鉴定,查获的烟花爆竹鉴定价格为人民币87956元。2016年12月22日被告人胡某被宁都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同年12月23日被告人胡某把之前储藏在自己集装箱汽车内的烟花爆竹(未被查获的)销售给宁都县黄石镇无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经营的张某,销售金额为21244元。被告人胡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非法经营的犯罪事实。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烟花爆竹的经营分为批发和零售;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应当向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采购烟花爆竹;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不得采购和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本案被告人胡某虽然办理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但其主观上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私自采购未经安全审批的烟花爆竹,没有依法向批发企业采购烟花爆竹,且将非法采购的烟花爆竹超经营区域进行销售,并大量批发给无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户等非法经营行为,违反了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上述规定,其非法经营数额已达5万元以上。被告人胡某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非法经营罪。鉴于被告人胡某有坦白情节,能自愿认罪,确有悔罪表现,依法可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该案已发生法律效力。
来源:中国法院网
拍卖烟花爆竹经营权违规 北京市政府多次强调,烟花爆竹实施专营目的是保证安全,万盛区个别地方却将零售点经营权挂牌拍卖,作为创收途径。万盛街道松林社区张先生称,该社区按规定春节间设烟花爆竹零售点3个。张-等20几人向相关部门提交经营申请。22日...
1.关于管理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 1、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
1.关于管理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 1、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
1、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
1.关于燃放鞭炮有哪些法律法规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
发布部门: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文号:第一条为制止不正当竞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医药市场行为,保证医药产品的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关联法规:第二条各级医药生产经营行政管理部门鼓励...
1.法律法规对安全培训都有哪些要求 一、培训要求:1. 必须对单位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
祝贵财,男,1955年11月16日出生,研究生文化程度,原北京万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万商大厦总经理。2012年3月27日因涉嫌犯贪污罪被逮捕。杨超,男,1964年1月24日出生,大学文化程度,原北京万商大厦副总经理兼万商物业管理...
四种情形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一、企业未在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信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企业未按照工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三、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四、通过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