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方可以要求返还承包地吗
近一段时间以来,涉及违法收回、调整或者弃耕撂荒承包地的纠纷十分突出,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法院不予支持,承包方要求返还承包地的,法院应予支持。
前些年,在有些地方,一些农户的承包土地被违法收回或者调整。此外,因税费负担沉重,农民种田收益微薄甚至亏本,所以弃耕撂荒承包地外出务工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自2003年以来,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广大农民返乡要求拿回承包地的纠纷呈现出激增态势。而被违法收回、调整或者弃耕撂荒的承包地往往已经由发包方另行发包给了他人,甚至业已承包经营多年。
为处理此类纠纷《解释》第六条规定,对涉及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承包方弃耕撂荒承包地的纠纷,按照不同情形,分别处理。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所称的第三人,请求受益方补偿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应予支持。
农民通过家庭承包方式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其权利性质应属于物权,这也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重点所在。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是对物权的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基于物权人的地位寻求法律保护,要求返还承包地。不论侵权人是否已将该承包地与他人另行建立了承包合同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要求返还承包地的,均应予以支持。
此外,承包方弃耕撂荒承包地有其深刻复杂的背景,《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发包方收回承包地做了严格的限定,并未规定此种情形下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地。从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利益的考虑出发,弃耕撂荒承包地的承包方要求返还承包地的诉讼请求,亦应予以支持。
农村土地承包方有哪些主要权利
《物权法》为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得到根本保障,在上述权利基础上又能增加了以下几项权利:
(1)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物权法》第125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享有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根据规定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在承包期限内有权使用承包的土地物权交取得相应的收益。2002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但并未明确使用“用益物权”的概念。《物权法》明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为用益物权,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收益的保护。
(2)继续承包权。《物权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承包期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是因为土地承包期间,承包经营人对土地的投资是一种延后收益的投资,在法定的承包期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继续承包,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投资获益权的保护。
(3)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权。《物权法》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工程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限的剩余期限。”
(4)获得确认权。《物权法》第12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项权利是法定的保护权利,如果地方人民政府拒绝为土地承包工程经营人发放权证,则应该承担行政不作为的责任。如果所发放的权证不实则应承担行政违法责任。
(5)获得相应补偿权。《物权法》第132条规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物权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6)要求流转登记取得对抗第三人效力的权利。《物权法》第129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以上内容是小编对对“承包方可不可以要求返还承包地”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土地承包人荒废土地、违规使用土地等情形时,土地承包方是可以承包人返还土地。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在进行法律咨询。
为了实现对税源的控制,除了纳税人直接缴纳税款外,我国还制定了代扣代缴的税收制度。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代扣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扣缴义务人),除了履行相应的扣缴义务外,还会获得税务机关给付的代扣、代缴手续费,提高了扣缴义务人的积极性。建...
土地对换纠纷一方反悔可不可以提出赔偿 同一村民小组成员之间为方便耕种及满足各自需要,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其取得的承包土地自愿进行互换,协议履行多年后,一方反悔并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返还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院是否会支持其诉求? ...
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在处理建设工程纠纷时,当事人经常混淆质保期与保修期,从而对合同条款作出不同的解读而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因此,本文就质保期和保修期做一个简单的明晰:01保修期与质保期的规定质量保修期规定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
一、问题介绍合同无效是建筑工程领域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比如依法须公开招标而竞争性谈判的、承包人不具备相应资质等,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建设工程合同无效后,将产生诸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以及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并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鉴...
《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中的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占用人是指基于合同关系而占用不动产或动产的占用人,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占用人未行使返还原物的请求权,其丧失的只是要求返还原物的请求权,如侵占人给占用人造成损害,占用人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
第六则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发包人提反诉情形 法 条 内 容第七条发包人在承包人提起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以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为由,就承包人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修理、返工、改建的合理费用等损失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可...
您好; 农村土地承包主体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土地承包解释》)第三条规定: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前款所称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
制度发展至今,多数人对 质保金这个称谓已不陌生;但严格来说,在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因对质保金的概念并不明晰而产生的纠纷不在少数。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售后服务,在建设工程行业亦是如此。现如今发包人除了...
您好; 农村土地承包主体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土地承包解释》)第三条规定: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前款所称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
您好; 农村土地承包主体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土地承包解释》)第三条规定: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前款所称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