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逾期现象日益增多许多人对信用卡逾期的法律后续影响感到困惑。本文将从刑法第196条出发详细解析信用卡逾期是不是构成犯罪以及相关法律结果以增进公众的法律意识避免因信用卡逾期而触犯法律。
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包含以下情形:
(1)采用伪造的信用卡,或是说利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利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2. 两高《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难题的解释》
为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应用疑问,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疑惑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恶意透支等情形实施了详细规定。
信用卡逾期,是指持卡人在信用卡还款期限内未还清欠款的情形。信用卡逾期不一定会构成犯罪,但也许会产生以下影响:
(1)逾期还款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
(2)逾期记录会作用个人信用可能引起以后申请信用卡、贷款等受限;
(3)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信用卡额度透支或是说未遵循协定还款的表现。恶意透支与信用卡逾期有直接关系,是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情形。
信用卡逾期不一定会构成犯罪,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1)持卡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
(2)逾期还款是否达到恶意透支的程度;
(3)持卡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
依据《解释》规定,恶意透支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透支金额达到一定数额;
(3)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
按照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以下刑罚:
(1)拘役或是说管制;
(2)罚金;
(3)有期或无期徒刑。
逾期还款不构成犯罪的,将产生以下法律影响:
(1)逾期还款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
(2)逾期记录会作用个人信用,可能造成以后申请信用卡、贷款等受限;
(3)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以下为一起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案例:
案例:2018年,被告人张某在信用卡时,利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之后,张某恶意透支信用卡,透支金额达到5万元。在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张某仍不归还欠款。最终,张某被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信用卡逾期不一定会构成犯罪,但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情形。公众理应增强法律意识,合理利用信用卡,避免因逾期还款而触犯法律。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信用卡管理防范信用卡诈骗风险。
大家还看了: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 2019年信用卡逾期坐牢新规 2021年信用卡逾期量刑 刑法对信用卡逾期的规定
编辑:逾期资讯-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ongjibp.com/yongkayq/laws-78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