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索裁判文书网,自2018年起,全国已有多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且增幅明显。但对于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些许困难。
一、含义解读难度大。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法院难以精准翻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此外,同一表情符号在不同手机设备中也会存在显示差异,如苹果IOS系统中的尴尬微笑表情在安卓系统中显示为开心大笑,极易造成双方理解误差。
二、犯罪暗语甄别难。在部分黄赌毒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表达隐喻含义以逃避侦查。
如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案中,犯罪分子潘某先后创建4个聊天群,宣传和出售其自制的违禁物品,同时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打击,潘某在聊天群内与买家使用糖果酒杯等符号代指违禁药品进行交易。
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三、效力认定存分歧。不同法院对表情符号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持不同意见。对具有中性含义的表情符号也存在不同理解。
温馨提示
网络聊天时使用表情符号,已成为广大网友们必不可少的输入习惯。表情符号有利于网络交流的情感化、趣味化和简约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情绪态度,然而,不当甚至恶意使用表情符号也会导致消极结果,衍生出纠纷、侵权甚至违法犯罪等诸多法律问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语境下使用表情符号也需要谨慎,因此我们提醒您:
由于表情符号的含义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因此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网络对话中,对于表明态度的关键信息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双方的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同时,注意对相关聊天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在纠纷发生后用于维权举证。
网络发言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善意使用表情符号,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权利,随意使用表情符号侮辱、诽谤、威胁他人,将会构成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甚至将可能构成诽谤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自己制作或传播表情符号时,应注意合理界限,避免给他人合法权益、社会道德秩序带来伤害。如未经他人同意,制作以他人肖像为内容的表情包,即便未以营利为目的,亦可能构成侵害他人肖像权。
在一些利用表情符号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通过非接触式手段实施犯罪,犯罪手法新颖隐蔽,危害严重,因此面对网络空间的诱惑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如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根据这个女孩把此男生的微信名来备注成一男一女合成的照片看,本人的理解呢是这样的自:如果不对,请原谅。这个女孩非常喜欢这名男生,而且该男生是她选2113择结婚的对象。因为明白人5261一看这张照片,不难看出它像不像结婚4102啊?!所以,此备...
微信起诉和去法院起诉有什么区别?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微信中,人们可以通过语音、短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与朋友、家人、同事等交流。然而,微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纠纷。当发生纠纷时,有些人会选择起...
2013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点明确,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根据这一规定,疲劳审讯是非法取证的一种方式,以疲劳审讯方式收集的言词...
1.如果只是加一个女生的微信,最直接的理解方式就是简单的通过朋友圈了解她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这样就可以切入主题了。2、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话作为开场白,让女生觉得和你聊天很开心,也可以间接感觉到你是一个懂得搞笑,有幽默感的男生。3.如果朋友...
征信报告逾期符号怎么查看期数? 随着金融信贷的发展,征信报告已经成为了每个人进行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活动时的必备材料。而征信报告中逾期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贷款申请、信用卡额度以及日后的信用评级。 那么,征信报告中逾期...
仅有微信聊天记录能否起诉他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在微信平台上,人们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使得微信聊天记录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仅有微信聊天记录能否起诉他人...
面部表情能看出我欠多少网贷吗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贷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途径。然而,网贷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如高利息、暴力催收等。那么,面部表情能否反映出一个人借了多少钱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观察面部表情,我们...
表情包明确了侵犯肖像权的两个要素: 制作和使用真人表情包可能侵犯著作权 表情包中有一类是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的视频片段或截图,通常以明星为主体,葛优躺便是其中的代表。 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其制作者和表演者...
有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能起诉吗? 在现代社会,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之一。人们通过微信进行交流、支付、转账等操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在享受微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微信进行非法活动,例如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