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一律做无罪处理(附20年无罪判决情况)

2023-06-06 11:30发布

最高法: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一律做无罪处理(附20年无罪判决情况)

2019年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其中提到,全国各级法院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9.8万件,判处罪犯142.9万人。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相统一,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严把死刑案件质量关,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5万件。对生活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款10.8亿元,减免诉讼费2.6亿元。

会同司法部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积极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部长通道”中表示:

去年以来,最高法院根据中央的部署和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纠正冤错案件的力度。张文中案是一个标杆性案件,十年前他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在去年的5月31日被宣告无罪。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纠正冤错案件。

第一,在统一裁判理念上下更大功夫。

要坚持罪行法定原则,凡是刑事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一律不得作为犯罪追究。

要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凡属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一律做无罪处理。

要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证据不足的,不能认定为犯罪并给予刑事处罚。

第二,在划清罪与非罪的界线上下更大功夫。

我们将紧盯三类案件,第一类案件是合同诈骗罪、挪用侵占资金罪以及与民营企业家相关的其他罪名,我们把这些案件作为关注的重点。

第二类案件是异地创业、异地投资这类存在着“主客场”问题的案件。

第三类案件是因为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领导更换而引发的一些案件。对于这些案件我们将认真进行排查,在处理时注重划清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线。

第三,在排查督办、细心甄别上下更大功夫。严格区分民事纠纷和犯罪案件,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决不能把民事纠纷当成刑事案件来处理,决不能把民事责任转化为刑事责任,决不能因为经营活动中一些小的瑕疵和不规范行为而作为刑事案件处理。

第四,在深化政策、细化规范上下更大功夫。我们将把一些原则性的政策,通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进一步细化,明确裁判依据。一方面,为审判人员裁判提供遵循。另一方面,也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行为提供指引。

第五,在建构避免冤错案件的长效机制上下更大功夫。要按正当程序的要求,完善诉讼程序。充分尊重和保护案件当事人、代理律师的权益,高度重视当事人和律师对案件审理活动的监督。认真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建构审判权公正行使的机制,确保审判权的规范行使。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护身符,让法院成为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坚强阵地,让法官成为捍卫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坚固盾牌。

附: 20年中国无罪判决数据盘点

以下内容转自数说司法公号(id:justice_data),作者:王禄生

众所周知,无罪判决率是中外刑事司法中极为重要的指标,始终受到各界的关注。

新鲜出炉的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就公布了2018年刑事案件无罪判决人数。

那么,在大力推动错案纠正的今天,我国无罪判决率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从中又能看出什么被忽视的“门道”呢?

数说司法(id:justice_data)用数据来透析中国的无罪判决率。

▋法院无罪判决呈现下行趋势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图1显示,进入2000年来,我国法院判决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比例来看,都大致处于下行轨道。

2001年,全国法院无罪判决人数达到6597人,无罪判决率为88?;到了2018年,这组数字分别下降到819人和5.7?。(注意?是万分号哦~)

当然,在这个“大趋势”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小趋势”。

那就是无罪率在2012年达到最低值之后触底反弹,出现了长达五年的上行态势。(见上图虚线框)

2017年一度达到9?,成为近8年的峰值。

究其原因,则在于全国司法系统在这一阶段着力推动冤假错案的纠正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法院无罪判决率极低

除了整体无罪率下行这一趋势值得关注之外,我国无罪判决率持续在极低的位置运行。

下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法院共宣判无罪819人,无罪判决率仅为万分之五点七。意味着,每一万名犯罪嫌疑人中仅不到6人被宣判无罪。

实际上,在进入2010年以来,全国法院系统无罪判决率就始终低于万分之十。

即使在大规模推进冤假错案平反的2013至2017年间,无罪判决率最高也不过万分之九。

▋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率更低

更为重要的是,法院无罪判决中有相当部分是自诉案件。

换言之,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的无罪率更低!

小编整理了近11年的法院无罪判决的公诉与自诉案件构成,形成下表:

可以发现,这11年间,公诉案件无罪率仅为4.1?,仅为法院整体无罪率的47%。

换言之,每一万名检察机关起诉的被告人中,只有约4人获得无罪的判决!

不过,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2014年之前,法院无罪判决中大致是以自诉案件为主,而在2014年之后,公诉案件无罪的总数开始反超。

▋如何看待极低的无罪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罪率都被视为人权保障的重要指标。

不少学者常常以美国法院高达25%的无罪率来作为批判中国法院的论据。

整体而言,这种观点是存在偏颇的,至少不完全正确。

实际上,一个国家无罪判决率与该国刑事诉讼的运作方式高度相关。

无罪率高低与人权保障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举例而言,以“精密司法”著称的日本刑事诉讼,由于检察机关有着极为强大的不起诉权力,因此相当部分存疑的刑事案件都在审前被有效过滤。真正能够到法庭的都是精挑细选之后的案件,由此造成了日本刑事诉讼极低的无罪判决率。

回到我国,近年来,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的比例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罪判决率。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以不起诉的方式过滤出刑事诉讼。

可见,人为地给无罪判决率划线,无论高或低,都不符合刑事司法的运行规律。

当然,小编在这里也不是说我国极低的无罪判决率是一个正常现象。实践中“疑罪从无”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推行,“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的做法确实还有一定市场。下一步公安司法机关还需要在疑罪从无上多下功夫,从而让我国无罪判决率回归正常。

来源:说刑品案


相关知识

    走私犯罪案件不予批准逮捕得以释放的8种情形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11 08:17

    审查逮捕属于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环节(多见于侦查阶段,也存在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相关办案机关决定是否逮捕的情形),但由于其涉及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刑事诉讼中的国家赔偿等因素,对于每一起刑事案件的辩护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研究走私犯罪不予批准逮捕...

    最高法:经济纠纷与诈骗罪区别标准(刚刚,最高法再审判赵明利无罪)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2-06-02 11:04

     【案情简介】  1992年至1993年  原审被告人赵明利承包经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鞍山市立山区春光铆焊加工厂,从东北风冷轧板公司多次购买冷轧板,并通过转账等方式多次向东北风冷轧板公司支付货款。后双方在赵明利是否付清货款问题上发生争议,产生...

    法律法规刑事案件方面知识(法律常识刑事案件)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1-08-27 07:47

    1.法律常识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1、构成要素:(一)作案...

    被刑拘五十天法院可以判无罪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3:30

    被刑拘30天后,还有可能被无罪释放的。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但并不表示就一定构成犯罪,如果经侦查证明不构成犯罪的,或经法院判决罪名不成立的,都有可能将犯罪嫌疑人予以无罪释放。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陈兴良教授告诫办案人员:无论有意还是无心,办冤案就该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31 14:41

    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在遭受司法冤屈的被害人面前,对于司法机关无论进行何种责难都应该。为了避免冤案,对于司法机关无论提出何种要求都不为过。冤案的制造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都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难以实现,我仍然要说:司法的最...

    男子被控杀妻17年后改判无罪,妻子被强奸致死,真凶竟是民警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8 14:15

    导读编者按:这个案子,如果不是中国检察网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很少有人能了解得如此详细。光标题就足够令人震惊:男子被控杀妻17年后改判无罪,妻子被强奸致死,真凶竟是民警!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这篇文章里的每个字。尤其是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复查案件的过...

    不起诉法律法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03:31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三、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不起诉的范围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和第140条第4款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情况看,我国的不起诉有三种,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可以简称为法定不起诉;依法不需要判处...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34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准确及时惩罚犯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认罪认罚的认罪是指什么? 《刑诉法》第十...

    从47份不起诉决定书看贩卖毒品罪的无罪辩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9 11:29

    对贩卖毒品罪不起诉的研究,可为律师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阶段的有效辩护提供实务参考,是刑事律师非常值得投入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有效刑事辩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通过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对贩卖毒品罪的不起诉决定书进行检...

    2019办案最新动向!所有公检法人员务必注意!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01 11:19

    最高检:不是黑社会不能打成黑社会!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团小组会审议两高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列席并回应一些地方对扫黑除恶下指标问题。我们在督查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对于‘扫黑除恶’下指标了。比如要求这个县公安局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