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甲公司以出包方式建造一幢办公大楼,2010年8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工程预算造价1800万元,施工方已开具发票金额1500万元。因施工方暂未提供工程决算报告,甲公司按1800万元估价入账。2011年7月,施工方提供竣工决算报告,其实际造价2029万元,双方均确认,施工方又开具了金额为529万元的发票。假设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残值率为0。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分析
(一)2010年
1.2010年8月,办公大楼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18000000
贷:在建工程18000000。
2.2010年9月~12月,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18000000÷(20×12)=75000(元)。
借:管理费用75000
贷:累计折旧75000。
3.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计税基础相等,折旧年限相等,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二)2011年
1.2011年1月~7月,每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75000
贷:累计折旧75000。
2.2011年7月竣工决算,取得全额发票,调整暂估价值
借:固定资产20290000
贷:在建工程20290000。
同时调整上年度(2010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2010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4=300000(元)。
2010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2)×4=338166.67(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38166.67-300000)×25%=9541.67(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541.6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9541.67。
201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在访谈中明确指出,国税函〔2010〕79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此条所指的调整包括根据发票调整企业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折旧额。甲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取得全额发票,应调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同时以前年度计提的折旧也应作相应调整。
3.2011年8月~12月,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20290000-75000×11)÷(20×12-11)=85000(元)。
借:管理费用85000
贷:累计折旧8500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2011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
2011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7+85000×5=950000(元)。
2011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0145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14500-950000)×25%=16125(元)。
借:所得税费用16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6125。
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调减金额=1014500-950000=64500(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4500元。
(二)2012年
1.每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85000
贷:累计折旧85000。
2.2012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
2012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85000×12=1020000(元)。
2012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0145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014500-1020000)×25%=-1375(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375
贷:所得税费用137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调增金额为1020000-1014500=5500(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
如果甲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12个月后才取得全额发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如何调整?笔者认为,如果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没有取得发票,则税务处理时不再调整12个月内的折旧额,按现有发票金额调整计税基础并以直线法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
编制红字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老问题,本不值得探讨,然而随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红字会计分录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有五十余处提到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却从未提到红字会计分录。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情况下编红字分录?什...
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未按约定的还款日期归还贷款,因银行内部或外界因素或理由,该贷款及利息不会也不能在短期内获得偿还,为了管理或处理的需要,对该贷款余额不再做计息处理,但贷款本金余额及以前产生尚未归还的利息仍记在原借款人名下。存货月末暂估入账的...
信用卡停息挂账怎么做账?如果经过客户报账,并在报账日进行暂估的自己收入超过账单金额20%,将不可暂估,一般暂估金额都是20%左右。 这样,账单分期 的协商利息是按照报账日的能力账单金额计算并扣除,如果不暂估,账单分期出账利息计算成本后再计...
2010-12-6 20:37提问者:匿名 如:A公司帐面有挂帐3年多的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B公司 30万元,形成原因是:A公司于3年多以前预付给B公司货款30万元,货于付款当月收到。 A公司当年的两笔会计分录如下: 付款时: 借 预付帐款...
随着医疗业务的扩大,医院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医院流动资金的供需矛盾和管理难度日益突出。为使有限的流动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或为缓解医院流动资金不足,大部分医院在物资采购与付款过程中,都采取先物资采购、后付款的资金管理模式,即产生了应...
股权交易中,对交易标的进行资产评估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从财务角度看,估值的基础之一就是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披露,如果连财务信息披露都不完整,那么依据该等信息作出的估值自然不可能靠谱。然而,本文所分析的案例中,在某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尽...
(一)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暂估。借:劳务费 贷:应付暂估。付款了冲掉 借:应付暂估 贷:AP我公司无力偿还3500,请会计做分录1.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应付货款; ; ; ;贷:营业外收入2. 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是因为应付账款是负债...
应收票逾期了,属于无效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对方账务处理为,应付票据预期,转入应付账款。笑望采纳,谢谢!应付票据到期日在月底,要提前关账怎么处理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票据到期无法偿还,银行通知将应付的票据款作为逾期借款处理应付票据逾期 ...
贷款逾期抵押作价入账的会计分录及处理 一、引言 贷款逾期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从而导致贷款逾期。而抵押资产是指借款人为了担保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还款,而提供给银行的资产,如房产、车辆等。当贷款逾期时,银行需要采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