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资产捐赠的会计如何处理

2023-06-06 16:10发布

非货币资产捐赠的会计如何处理

无论何种捐赠,在会计合核算上都应该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到计算所得款时,应将不符合税法要求的捐赠剔除,无需做任何调帐处理。因为按会计原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身就存在着差异。

一、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

根据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商业企业包括外购商品)用于捐赠,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企业对外捐赠,除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对外捐赠现金,要看接受捐赠的对象是谁,如前所述,企业捐赠现金的受赠者为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直接列支于“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账户。由于纳税人超过部分则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这就存在年末计算调整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1.甲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一张,款项500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2.年末,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00000元。假设不存在其他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1)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500000+50000=550000(元)

(2)计算法定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扣除额:

法定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扣除额=550000×3%=16500(元)

(3)将调整后所得额减去法定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扣除额,计算实际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550000-16500=533500(元)

(4)按33%计算交纳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533500×33%=165053(元)

借:所得税16505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5053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企业直接向受赠人(或非公益性单位)进行的捐赠,同样列支于“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账户,但不予扣除。在期末计算所得税时,直接将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一并计算交纳所得税。

二、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第二条第(三)项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人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根据如上规定,其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按接受捐赠资产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而外商投资企业则贷记“待转资产价值”。

[例]某内资企业2004年2月份接受一企业捐赠的设备一台,根据捐赠设备的发票等有关单据确定其价值为100000元,估计折旧额为2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设备100000

贷:累计折旧20000

递延税款[(100000—20000)×33%]26400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53600

若该企业3—12月份计提折旧5000元,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5000

贷:累计折旧5000

按照国税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000)84号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得提取折旧”。因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若所得税税率为33%,当年因此而产生的抵税额是1650元(5000×33%),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税款16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50

若2005年9月份出售该设备,售价78000元(含税),出售时累计折旧30000元,应交增值税为1500元[78000÷(14%)×4%×50%],不考虑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借:累计折旧30000

固定资产清理7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借:银行存款7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6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00

借:固定资产清理65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6500

借:递延税款26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6400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53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53600

如果出售价格为110000元,清理费用5000元,根据税法规定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税所得,发生上的清理费用不得重复扣除。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递延税款26400

所得税82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10000-5000)×33%34650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53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53600

由于企业接受捐赠的其他非货币性资产一般没有到期清理转让现象,故其会计处理与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前两步处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知识

    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21:40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有些事业单位存在盲目购置资产、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购置环节,有的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解采购规模,刻意规避...

    企业资产的会计如何处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1:54

    1.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关系到纳税人计提折旧的数额,从而影响应纳税额,因此,对固定资产的计价按以下原则处理:建设单位交来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的价值入账;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办法模板)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1:17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8】49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涉税如何处理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23:32

    一、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新准则将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影响损益,而不再计人资本公积。同时根据国税2003年6号令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所得税,因此该处理税法和会计处理上达成一致,不会...

    债务重组的所得税如何处理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8-31 12:26

    一、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 (一)债务方的所得税处理。 债务人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将其分解为以公允价值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偿还债务两项业务处理: 1、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处理。 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应当以公允价值确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

    债务重组收益如何处理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7-13 01:04

    什么是债务重组收益 债务重组收益是指企业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或者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之间的差额。 债务重组收益的性质分析:债务重组收益...

    逾期罚款放什么科目(逾期罚款放什么科目里)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10-05 17:52

    计入营业外支出收取的违约罚款属于什么会计科目收到的违约金属于营业外收入科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收入、政府补助、捐赠收入、盘盈收入、汇兑收入、出租包装和商品租金收入、逾期包装存款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处理坏账损失...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如何处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2 01:21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但是在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中仍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会计差错,如抄写错误、确定事项的错...

    交通违法逾期缴纳罚款会计分录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9 09:06

    车辆违章罚款账务如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罚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

    被拆迁人房屋所有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如何处理

    来源:征地拆迁 时间:2021-09-25 08:58

    被拆迁人房屋所有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怎样处理【案情】原告:某会计师事务所被告:某财政局第三人:某拆迁公司某会计师事务所长期用作经营场地的公有非居住房屋,于?2001年被列入拆迁范围。由于该公有非居住房屋虽为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使用,但房屋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