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律师在会见嫌疑人的时候,如何提问无法给出准确答复。 这要应该根据辩护需要,由律师灵活掌握。 但是,作为代理人应该主要以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关于刑事庭审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又进一步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质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律允许的质证主体对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采取询问、辩认、质疑、说明、解释、咨询、......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准确及时惩罚犯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认罪认罚的认罪是指什么? 《刑诉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显然,这里的认罪应该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而不是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的认可。对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理解,可以参照......
一、启动原因什么是争议案件?即案件中存在部分的指控证据缺失、量刑的档次比较模糊、法律定性有疑问等等这些情形。在这种争议案件中,很多时候控辩双方对行为人构成犯罪没有异议,但是对于部分证据是否充足有异议,或者案件的法律定性有异议等,没有办法形成...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以下简称《同录规定》),对检察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作出明确规范。据介绍,出台这个规定,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
后附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2022年3月1日起实施)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以下简称《同录规定》),对检察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
认罪认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规定。在认罪认罚制度下,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认罪认罚,对自己的有关刑事诉讼权利进行一定的处分,也能充分节约司法资源。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对于一些事实清楚的案件,认罪认...
为了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让那些没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得到更加简便快速的处理,《刑诉法》修改后将认罪认罚确立为一项新的刑事诉讼制度。 目前全国认罪认罚平均适用率达到了80%以上,该制度在有效惩治犯罪、提升诉讼效率...
被害人漫天要价无法和解,法院:缓刑!田某因其表妹与龙某发生交通事故,与朋友韩某某(另案处理)赶到现场助威,双方争执后又对龙某进行殴打。后经法医鉴定,龙某的损伤构成轻伤二级。那么田某将会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法院又将如何判决?不给60万我就让他...
我国在2018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即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简称“当事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是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
按相关法律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所以辩护人是有权按自己的意思维护被告人的权益而作无罪辩护,并不会因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