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纠纷

2023-06-06 09:02发布

小区车位分配不合理,配比1:0.5,需要从不需要的业主手里租车位,业主委员会还有双车位,请问要如何维权?已经打过市长热线,没有协商出成果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0条回答
赵金霞
1楼-- · 2023-06-06 09:04
你好!可以到法院起诉。
赵一娜
2楼-- · 2023-06-06 09:04
您好,提供证据,诉讼解决!
范景莲
3楼-- · 2023-06-06 09:14
你好,协商不了可诉讼解决
徐经年
4楼-- · 2023-06-06 09:14
协商不成的只能诉讼解决
叶子龙
5楼-- · 2023-06-06 09:15
可以起诉对方
赵金霞
6楼-- · 2023-06-06 09:18
你好,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与我联系。

相关知识

    车位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车位租赁合同纠纷适用法律)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18:15

    单方通知租赁车位的限制条件,不能认定有效,按照之前的车位租赁继续履行

    民警如何调解车位纠纷(小区里面车位发生纠纷应该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1 11:04

    如仅仅是物权争议,派出所无权介入也不宜直接介入处理,但可应双方申请主持调解。

    民警如何调解车位纠纷,民警调解停车纠纷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5 12:49

    因停车位发生的纠纷调解 因停车位发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交警部门一般不会对驾驶员进行处罚,甚至就算存在罚款等情况,交警部门也只是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而不是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进行处罚。因此对于事故责任认定的调解过程中交警部门的处罚并...

    车位合同纠纷如何处理(车位产权纠纷找哪个部门)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20 20: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

    “人防车位”典型案例24条裁判观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13 16:58

    导读目前法院的主流裁判观点是回避人防车位权属问题,只认定开发商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无论哪种裁判观点,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五条规定的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认为开发商对人防车位有使用收益权,并认可...

    车位合同纠纷打官司一般需要多久(小区车位打官司需要多少钱)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8:06

    1、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车位逾期被起诉怎么协商-车位纠纷起诉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24 21:14

    跟我一样 银行连个电话都不打 很容易造成逾期现象关于购买车位逾期违约金,如果不解除协,违约金怎么算已经逾期一年了超过30日 ,乙方(银行)都有权解除和你的按揭合同了 ,难道他还没跟你解除吗?如果银行同意让你继续履约,那么违约金是按实际逾期天...

    车位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22

    您好,如果该停车位不是规划范围内的停车位,或物业划定的停车位,对方又没有通过其他有效方式取得实际使用权的话,对方无权对您进行限制,如果对方因此采取暴力措施,您可以选择报警或起诉追究对方损害赔偿责任,建议协商结局 。 上述解释仅为律师依据您提...

    小区车位归属纠纷处理方式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8 19:49

    车位是小区业主共同生活的重要辅助设施,车位对业主的重要性就好比钥匙对于房屋的重要性,车位性质上属于小区的配套措施,但这并不等于说车位与专有部分是民法上从物与主物的关系,实务案例中车位纠纷的种类也是多样性的,不同的车位纠纷处理方式也不同。 ...

    车位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09:26

    租车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合同租赁纠纷,其解决方式可以为: 一、租车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约定解决; 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可以协商解决; 三、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四、可以向法院起诉。 以上方式没有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